我,為什麼那麼愛他?

2013010818:30

我,為什麼那麼愛他?人為何相遇?
為何又在重逢裡歡愉、悔恨?
果真人生如夢?情愛好修行嗎?

  翻開耶輸陀羅與末利夫人的生命史,
讀她們的愛怨情愁,映照於今,
即使時空丕變,眾生仍在愛的無明裡纏縛。

讓我們試著學習佛陀的勇氣、智慧與慈悲;
期能穿越慾海狂濤,跳脫輪迴,
航向自在的彼岸,在愛裡自由。


七莖蓮花@我思故我在— 心靈因閱讀而擴展,世界因思維而存在。 - nidBox親子盒子
五莖蓮花的邂逅

  悉達多太子有三個妻子,耶輸陀羅是他的最愛,
緣分極深,他們是多生多世的情緣,

在《增一阿含經》、《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六度集經》、《佛本行集經》、《過去現在因果經》
都有記載,其中,最美的相遇是「五莖蓮花」。
  
「五莖蓮花」故事描述佛陀過去世,名為超術梵志,
因仰慕定光佛,向婆羅門少女買花供佛,
少女被器宇不凡的梵志所吸引,盼望來世,
乃至生生世世,與梵志做夫妻,
遂以此作為賣花條件,並允諾未來不會障壞梵志的修行。
梵志因而同意。
在這一世,梵志為悉達多的前世,耶輸陀羅則是賣花女。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對這因緣有更詳細的描述:
「爾時世尊,即遣化人,空中告言:
『耶輸陀羅,汝頗憶念往古世時誓願事不?
釋迦如來,當爾之時,為菩薩道,

以五百銀錢,從汝買得五莖蓮華,上定光佛。

時汝求我,世世所生,共為夫妻,我不欲受,
即語汝言,我為菩薩,累劫行願,一切布施,不逆人意;
汝能爾者,聽為我妻,汝立誓言,世世所生,
國城妻子及與我身,隨君施與,誓無悔心。

而今何故,愛惜羅羅,不令出家學聖道耶』。」
  

「五莖蓮華」正可說明
「願如種子,遇因緣就會開花結果」。

他們二人以花結緣後,多生多世裡,男女關係非常密切,
累世輪迴中,輾轉纏綿,
歷經妄語互騙不容,狂愛追求彼此,再相互拋棄。
二人間的欺騙、掠奪或索求不得的怨憎糾葛,
多如藻荇,蔓雜難解。




我,為什麼這麼愛他?
  

雖說多生累劫的過去生種種,已如夢幻泡影。

這一生,外型俊美的悉達多,
生帝王家,貴為王子,擁有財富地位;
耶輸陀羅雖與他人共享丈夫,但兩人相知相惜,最受寵愛。

今生兩人既已成為美眷,又為何悉達多會想放棄世間幸福,
割捨世間愛情親情,獻身求道,斷慾修行,安住法情?

生活富足又有美妻愛子的悉達多,
為何仍不滿足,仍想尋找人生的答案?

 爾後,悉達多突然出家學道,耶輸陀羅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
對丈夫拋家棄子的自私,要求兒子出家的霸道,
棄養父母的殘忍……諸多抱怨,但她仍深愛著他。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中,
對耶輸陀羅的心情有極具生命力、人性化的描寫。


聖開法師的譯文如下:
「耶輸陀羅於目犍連面前連訴帶哭的說:
世尊一日突然騎著白馬隱居山澤,苦修六年,
雖然成佛之後回國,但卻把父母妻子都忘了一乾二淨,
不肯接見親人,忘恩負義,不念舊情,
見了親情骨肉,好像路人,不相認識一樣,
全無親切的感覺,如風之來,隨即吹去,
遠離父母,寄居他邦,杳無音訊,使我寡母孤兒,相依為命,
實在覺得生在這個世間,毫無意思,沒有什麼值得懷念,
沒有什麼能夠賴以維持活命下去,想來想去,倒不如一死了之。

但是我生在王宮,人命為重,又不能自殺,
度日如年,只有懷恨終身,勉強保存殘命,
每一思及,痛徹肝腸,整夜難眠,輾轉反側,
以淚洗面,兒尚年幼,不知娘苦,內心之痛,
不能傾訴,羅雲雖幼,見我悲傷,亦隨垂淚,
宮闈禮重,強忍度日,雖是人類,不如畜生。」

以世間公平原則來看,耶輸陀羅對佛陀提出的控訴是:
「雖居人類,不如畜生」,這是兩人因期望不同而引發的衝突,
佛陀與耶輸陀羅,他倆涉入愛情的理由是完全不同的。

  各有業緣,故基本格局不同:佛陀有得其所愛的滿足感。

耶輸陀羅有求不得愛的失落感。

  因願力有別,追求人生的態度與目的不同:
佛陀想填補物質滿足後的空虛感,
想尋求生老病死的答案,想從小愛提升為大愛。

耶輸陀羅則有被欺騙、被放棄的失落感,
後雖了悟過去生的承諾,仍想取得世俗情愛的圓滿。

  從他倆的過去生來看,不論關係與角色如何轉變,
耶輸陀羅總是不能自主,必須仰望所愛敬的對方。

也因此,在諸多流轉的角色裡,曾因受騙而有恨,
因忌而力求報復,因所求不得而自毀,
也曾為了愛而犧牲自己……。
反觀佛陀前生所扮演的角色,大部分結局都佔優勢。

仔細分析,耶氏處於劣勢的原因,多半是因欲求不滿,
情緒反應比較激烈,無論被愛、被棄、被說服,
終究不能自主,亟需依附仰賴對方,屬被動角色。

  雖然耶輸陀羅後來為愛出家,
兩人由愛親轉為法親,但佛陀仍是她的人天導師;
宗教裡,法親雖親但不沾連,不像情愛裡的私我佔有。

當耶輸陀羅憶起過去生與悉達多的承諾,
美好而深刻的多生情緣,她一方面讚歎如此的際遇,
一方面又有無限的感懷,她自問:
「我,為什麼這麼愛他?」
在掙扎擺盪裡,她探索、練習佛陀提出來的辦法。
對這位人天景仰的導師,她依然眷戀,只是方式變了。


  她跟隨姨母大愛道比丘尼出家,親近佛陀從事的理想,
試著瞭解悉達多在現世裡的自私、殘忍與霸道。

身份由悉達多妻子的愛親,
轉為佛陀弟子的法親,愛與美好沒變,
唯獨減少了「他是我的」的佔有慾,
也不再要求別人——愛我如己。

在不同的生命歷程裡流淚迷失,
使她終於明白人人都有尊貴的自性。

根據經典記載,耶輸陀羅最終得佛陀授記,
號為「具足千萬光相如來」,
並於佛陀涅槃前,與大愛道比丘尼及五百位比丘尼先行解脫。


航向彼岸的愛之船
  
悉達多願意放棄與妻偕老的幸福,抽離情愛,獻身信仰。

然信仰可以超越一切嗎?

信仰真的可以使流浪的心安頓下來,
在感性的自由裡,謙卑地臣服於理性與自制嗎?

就人間思維而言,確實很難理解。

或許當時他已明白欲望是讓人再來的趨力,
「愛」這無底洞,是迷惑生死的糾纏葛藤,
要不落輪迴,須有方法。

  佛陀認為首先,必須看清欲望的本質。


人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己,
即便表面看來像是利他,其實也是利己。

接著,觀察因緣,滋養選擇能力。

人,依據因緣條件所做的決定,都是選擇的結果。

煩惱來時,能清楚知道為什麼煩惱,
觀察人事時地物的因緣後,要以什麼方法對機,
如何對治,這就是佛陀提供的實踐系統,有八萬四千法門。

最後,得下大決心,願意承擔。如果難捨欲望,終必輪迴。

在欲海浮沈裡,發願學習,
誠懇面對,真實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

一次比一次更清楚,知道方向,
終有一天,就能不再渴愛欲求。

  試想,耶輸陀羅為賣花女時,
若不執著於梵志莊嚴的相貌,
單純以花結緣,不許來生姻緣,就不會產生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裡的閨閣之怨。

佛陀作為梵志,若理性的拒絕持花少女的求愛,
放棄買花供養,就沒有承諾,
既無結愛之因,更可結來生清淨之緣。


不負如來不負君
  
在《佛說未曾有因緣經》裡,
波斯匿王對成為佛陀弟子的愛妻末利夫人,
守戒持齋的行為頗不以為然,他帶著疑惑請教佛陀。

聖開法師曾撰寫白話經典如下:
「或者有些世間的人,若是男的,或是女人,體形端正,
有好的男人,為女人所愛,有好的女子,必為男人所樂,
男貪女愛之時,假若其中有某種強力制止男女往來,
不許會合,不能會合之故,心中生起了憂愁苦惱,
這種罪過,應當歸咎何方?」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 末利夫人雖屬女人之身,
但是才高智博,見識又廣,遠非一般凡人可以相比。
這些德行,都是由於自幼以來,謹慎身、口、意三業,
一心專念修習智慧,智慧之力的緣故,名為解脫;
再以智慧度人,解悟天下,而行人乘菩薩道也。」
  因為無欲的人生非常無聊,許多人只想把握情緣,
如實感受歡愛之美好,而不願放棄。
波斯匿王質疑的是:男女和合是自然生理的人間美事,
人為什麼要拒絕歡愛,克服欲望的作法太過造作。


 佛陀知道,人類最大的盼望,
在追求青春不老(色)、健康(健)、美俊(力),
長壽(壽)、永恆(永)。
滿足了自體愛(身體五慾之安適);
再要求境界愛(物質資產的資用及愛慾眷屬的有情攝受),
人必須有欲望,才能證明自己還活著。
  
  佛陀並不反對情慾,而是教導我們放大格局,減少煩惱。
不要只有一顆靜止無能的心,而是要有活力不迷失的心。
如果不想遠離歡愛,又害怕煩惱,
那麼你可以試試佛陀在經歷情愛迷思後,
找到的能夠思維力行、遠離煩惱痛苦的各種方法。

  繫縛生死的根源是愛欲,出離煩惱解脫的關鍵則是智慧。

對於欲愛,可以選擇節制、遠離,也可以選擇轉化。

然而,佛陀認為淫慾是障道法,愛欲力道之強可以深入骨髓,
節制與轉化,無法究竟離欲。

因此,當年悉達多選擇遠離,
是為了要克服生理的挑戰,這是極高難度的課題。

  佛陀以指導者的角色,幫助妻子斷離欲愛,
轉化愛親關係為法親關係,就是「轉識成智」。

斷與離,不是不近人情,不體物情,而是階段性的作法。

  在自我認識的過程裡,生命時有苦衷,然而,
不論男性、女性、在家、出家,
只要依循佛理佛法轉業識,就可能突破現狀,得到提昇。

如何智慧地在業緣裡看清楚、有擔當,在既定的格局裡,
發揮創造力,散發光與熱,且能近人情、體物情,
又能不急著展現生命的尊貴,確實是重要命題。

  佛陀建議波斯匿王打開一扇不同於人間欲樂的窗,
試著體會末利夫人正感受到的精神美境。

無染之愛的道情,或許可以得到不同的悅樂。


為誰惆悵為誰顰
  
他出現了,你知道了,這令你心痛,
令你傻笑,令你忘了本來的自己。

你願意為了愛,放棄千年修行,
這樣的愛,難道不是最大的布施?

  情愛之事,一旦分析起來,
就會理性太過,少了不可理喻的浪漫美感。

難怪有人會說,佛陀說的我都懂,
就是做不到,意想又怎堪真實的擁抱。

明明知道必須選擇,也知道自己多麼無明,但於愛情,
又怎能捨棄那不能抗拒、也不知所以的召喚。

  如何在現實人生裡自在?這讓我想起弘一大師。

他出家前後的生命態度,
是由極右的浪漫,到極左的律嚴,最後得到平衡。

以往讀他的傳記,總在書寫雪子那一頁,
掩卷長嘆,而今漸漸瞭解,
悉達多與李叔同,不以世間情處理紅塵倫理。

他們想找出解決人類痛苦的終極方法,
因此必須放棄小格局,而以大範圍來思考從事,
以道情的無染之愛,平等對待眾生,
若人們能了解這普世價值,
那些曾經受苦的愛親們,一時之痛或可得到舒慰。

正如弘一大師詩曰:「 風風雨雨憶前塵,悔煞歡場色相因,
十日黃花愁見影,一彎眉月懶窺人,冰蠶絲盡心先死,
故國天寒夢不春,放眼大千皆淚海,為誰惆悵為誰顰。」


作者朱顏/警廣《心靈之歌》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