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新進志工培訓 Day2

2024050512:43

時間:9:00~12:00
課程名稱:阿里山鐵道
講師:古庭維 (舊打狗驛故事館館⾧、鐵道情報總編輯、台灣山岳特約企劃編輯)
地點:301會議室
 
 

筆記

 
 
  •  鐵道與產業

台鐵logo
臺鐵公司113年1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 - 7Car 小七車觀點
林鐵Logo
         
鐵道的定義:大量、穩定的運輸工具

1803年 Trevithick:第一個把輪子、蒸汽機放在軌道上的人
1825年 Stephenson:第一個實用火車發明人
1829年 改良成火箭號,開啟了鐵道熱。目前放在倫敦科博館,

•1,435 mm:國際標準軌 (高鐵)
•1,067 mm:臺鐵, 3英尺6英寸
• 762 mm:五分車 (糖鐵、林鐵) 2英尺6英吋
                   (不是國際標準軌的一半,因為標準軌是1930年後訂的,而五分車名詞在1920年前就有這種說法)

劉銘傳於1887/7/10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
1891年 台北=基隆鐵道通車
1893 年繼任者 台北=新竹鐵道通車
但4年就斷了。

1895年日據時代開始,
1899年成立總督府鐵道部,⾧谷川謹介擔任技師長
1900年11月29日臺南=打狗 (港口) 通車
1902年成立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於橋頭糖廠,有鐵路經過。
1908年4月20日縱貫鐵道全通
  •  登山鐵道的內涵
在台灣,林業鐵道=登山鐵道 (1500 m 以上)
阿里山林鐵的挑戰:曲率、坡度、環境 (地震、颱風)
以前在轉彎處鐵軌外側要加裝軌撐,避免鐵軌受力脫離。
鐵道動力演進:1829年外燃機(蒸汽火車)==>1930年代內燃機(柴油引擎)==>電力

動力傳遞 1 :引擎-->扭力轉換器 (齒輪)-->傳動軸-->動輪
動力傳遞 2: 引擎 -->傳動軸-->發電機--->電線-->牽引馬達-->動輪

Shay式蒸汽機車 (Lima公司生產)齒輪式蒸汽機車特色:直立式汽缸+傘狀齒輪+十字接頭 (動力轉向架)
因應阿里山山區曲線多、隧道多及坡度陡的登山路線,設計直立式汽缸縮短車身長度、傘型齒輪傳動提高傳輸動力、配合可伸縮軸及萬向接頭可於曲線段靈活轉向成為阿里山登山鐵道兩大特色之一 (特殊設備)

登山鐵道的另一特色為盤山展線:包括
–Ω形 (馬蹄灣):竹崎車站後的第一大彎、第二大彎
–迴圈形 (loop-line):獨立山螺旋線,從樟腦寮車站,2圈順時針,最後再以「8字形」路線離開獨立山,因此可以先後3-4次看到山下的樟腦寮車站, 或金獅國小分校露營區或四大天王山


獨立山的螺旋鐵道設計示意圖
(尹子賢繪製)
–之字形 (Z字形): 屏遮那-->第一分道-->第二分道-->山洞內有馬蹄灣-->二萬坪-->第三分道-->神木車站-->第四分道-->阿里山車站


阿里山林業鐵路之字形鐵道運行方式
(尹子賢繪製)

• 林業運輸
鐵道貨運車輛分:篷車(有蓋)、敞車(無蓋)、平車(平甲車)、斗車(阿里山林業體路沒有)、篷斗車、罐車(油罐車)
集材與運材的工具:土滑道、木滑道、集材機(蒸氣)、管流(水力)、木馬道、台車、鐵道
1912年(民國元年,大正元年) 12月25日:二萬平到嘉義通車,開始開採木材
1914年:全島統㇐政權
臺灣「官營」三大林場
•阿里山–1896年發現、1912年開採
•八仙山–1912年發現、1916年開採<--採用伏地索道
•太平山–1906年發現、1916年開採<--採用堀(讀音哭)田式索道 (架空索道)
後期林場就不像阿里山用全線鐵道,耗費成本太高。

• 認識大阿里山
國立公園候補地新高阿里山 --金子常光繪(1934)

• 登山列車

從竹崎車站可以展望四天王山 ==>樟腦寮「折返式車站」==>獨立山螺旋線,可以在左方窗口看到樟腦寮車站兩次,在右方窗口看到一次。==>經過石壁腳,穿過大巃頂長山洞
==>看到梅山鄉茶園後抵達梨園寮車站,後面有見晴台可以看到清水溪谷==>交力坪車站交換銅圈==>水社寮車站 (登四天王山最近的車站,在陵線上的三個火車站之其中之一,另兩個是十字路及對高岳)
==>經過41號橋往南可見大湖尖山==>奮起湖車站,北方有光輪山,經過大凍山的32, 33號隧道==>多林車站==>十字路車站==>經過42號隧道==>屏遮那大斷崖及46號山洞
==>Z字形第一分道、第二分道==>二萬平車站,可遠眺塔山、大塔山、小塔山==>第三分道,第四分道+兩個馬蹄彎==>神木車站/阿里山車站/沼平車站

------------------------
時間:13:00~16:00
課程名稱:檜意森活村
講師:王弘明
地點:301會議室

108年以前的資訊可能是錯的。資料一直隨研究更新中。

阿里山林業村全區
1. 工作性建築
營林機關群,(包含林務單位辦公場所、製材所、 動力室、貯木池等等)
2. 運輸性建築
北門驛、車庫園區等。
3. 休閒性建築
營林俱樂部、招待所
4. 居住性建築
– 本村:現今之檜意森活村
– 青葉寮:(單身宿舍,現一心二葉館)
– 藤田村:動力室及製材所附近
– 阿里山村:家樂福一帶(東北側為苦伕寮) (台灣人居住)
5. 宗教性建築
– 上帝廟、太師府(魯班廟)
6. 教育性建築
– 新高公學校(位於現嘉大林森校區,為林森國小前身)
– 商工學校(現附小校址,後併入嘉義高工,設建築、機械、電器三科)。
7. 相關產業聚落
– 木材商店
– 鋸木廠(主要分佈於今之林森路、民權路以北、民生路以東)


檜意森活村建築總數:38 棟:
木造:29 棟--其中營林俱樂部為市定古蹟,其餘皆為歷史建築。
水泥:8 棟--其中R03 &R04為歷史建築
新建:1 棟(農業精品館)--
修復花費1000萬元/棟,已整修日式宿舍中最集中且規模最大
占地共3.4公頃,2013年OT,2014年試營運

T24所長官舍: (高等官,第三種)(一戶建制),為檜意森活村內之最。
主玄關有精緻之廚櫃(鞋櫃)及蛇腹式天花板。
屋瓦採用紅色水泥瓦。

T16 甲種判任官舍( 唯一一棟),附風呂(浴室)
大部分都是乙種判任官舍
T25為社宅(民營企業宿舍)

T19 營林俱樂部

T15 招待所:和式空間,與洋風之營林俱樂部結合「和洋併置」
交際應酬於T19,住宿於T15
床之間(其中之一)為全區最高級者
有櫸木床柱、出書院

T23 眠月廬

空間特色/名詞說明:
勝手口:廚房出入口, T24 & T25有
座敷:客廳,書院造設"床之間",格局高顯示房子文化高。
台所:廚房
押入: 儲藏櫃
棚 :置物架